01亿海配资
活动主题
小初高一体化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盟(南部片区)专题
02
活动简介
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重视年级学段有机衔接...要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之一是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科学安排学习进阶。
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2次提到科学思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37次提到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的监测和研究表明,当前中小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普遍不高,原因之一是教师未能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未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小初高一体化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导致教学设计要么过于浅表,导致学生停留在低阶思维水平的时间较长;要么台阶过大、缺乏衔接,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南方教研大讲堂结合广东省、湖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林芝市等地多年在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的教科研成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玩•研•创”理念为指引,探索科学教育中小初高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主旨讲座、教研沙龙、专家视点和活动总结等环节,在传递理念、分享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做法、经验、策略,通过真实的教学改革案例生动阐述教研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育人方式改革的专业支撑作用。
03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9日14:30—17:30
04
活动地点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8楼学术报告厅亿海配资
05
指导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06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07
支持单位(项目)
西藏林芝市教育局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
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项目(高中物理•汕头)
广东省余耿华名教师工作室
广州市许广玲名教师工作室
08亿海配资
活动平台
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和教育、粤教翔云
09
活动议程
10
专家简介
罗星凯,博士,广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理事长等职;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荣誉。
吴忠喜,海南省小学科学、劳动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海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首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2018年第二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2022年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
余耿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中物理教研员,物理正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研究生,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百千万高中理科名教师培养对象实践导师。担任《物理教学》(北大核心)《中学物理》编委,担任《物理实验》《物理之友》审稿专家。主持制订《广东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参与修改或制定多个省级文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课题6项,在《物理教师》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或核心讲授市级继续教育课程及中国大学慕课课程3个。
李雨,2000年7月进藏工作,高级教师,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历任林芝市波密县中学副校长、县教研室主任,现任林芝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林芝市督学、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曾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起草、制定、修订林芝市教育改革发展一系列重大文件,参与林芝市教育局重大教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及文件起草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市级教育课题一项,参与自治区、市级课题多项。2024年获林芝市五一劳动奖章。
陈海楝,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物理教研员,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韩山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物理学科基地(汕头)负责人。广东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优秀管理员,汕头市优秀教师、教学改革先进教师、潮阳区优秀共产党员。撰写多篇论文,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
许广玲,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海珠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学教研员。STEM专项及科技相关活动召集人。广东省小学科学特约教研员,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会理事,广州市科学特聘研究员。荣获多节国家级科学优课、发表科学学术论文多篇,指导海珠区青年教师获广东省科学学科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2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1名等多名教师获奖。
丁素平,湖南省雨湖区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书记、校长,部编湘版小学《科学》教材分册执行主编,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湘潭市科学学科带头人,湘潭市优秀专家。聘为部编《科学》教材培训专家,全国思维型教学指导专家,湖南省质量监测核心专家。
吴立新,深圳实验学校(集团)党委委员、副校长,小学部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南粤优秀教师,数学高级教师。2001年省级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班班长,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数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特聘讲师;2011年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制订组特约评议员;2020年深圳市赴东北师大名师高级研修班班长。曾荣获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现场赛课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多篇;编著出版《数学创新大课堂》、《学会学习》、《不一样的童年数学课》、《童年的古文课》等著作;应邀在2023年全俄罗斯高校和中小学校数学教育大会作《基础教育的数学普及》专题报告,已在全国多省市上课或讲学三十余场。
邓智斌,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广州市赴黔南州教育帮扶先进个人,多次受海珠区人民政府嘉奖。个人主持海珠区教育规划课题、贵州省瓮安县县级课题等教育科研课题并已顺利结题,同时参与多项省、市、区级科研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在ISSN 和CN刊物中公开发表论文6篇;曾获海珠区小学教师素养大赛活动一等奖,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6次,执教课例曾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优课称号,执教多个课例在全国、省、市、区等各级课例评比中获奖18次;曾多次指导青年教师获得区级以上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陈颖洁,小学科学高级教师,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总务主任。是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广州市骨干教师、海珠区骨干教师、海珠区优秀劳动者、海珠区优秀科普教育工作者、海珠区科学科青年联盟导师、教育部“国培”班成员。曾荣获广州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广州市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比一等奖、广州市科学教育资源评比活动一等奖、海珠区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比一等奖、海珠区明珠杯教学比赛一等奖、海珠区海教杯教学比赛一等奖,多个课例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区级、市级、省级优课、撰写的论文获区、市级奖励。
吴蓁蓁,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高中物理一级教师,汕头市教育局教育数字化专家库成员。曾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汕头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荣誉称号。曾获广东省自制教具评选活动高中组二等奖,多次获得“双融双创”教育教学信息化活动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多次指导该校学生参加汕头市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参与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顺利结题,文章发表在《物理之友》,并被知网收录。
11
教研网
触电新闻
广东教育Plus
广东教育研究
广东教育传媒
和教育
粤教翔云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正华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